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热点 > 从今晚的CPI看关税:政策冲击下的美国通胀压力有多大?

从今晚的CPI看关税:政策冲击下的美国通胀压力有多大?

周一美国和中国宣布达成暂时削减对等关税的协议后,今晚市场继续迎来本周的重磅数据——美国4月CPI,即便上周美联储决议刚过,但这是首份能够更加充分体现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的重要通胀报告,所以将从经济和美联储政策前景的指引变化上给市场带来关键的指引。

同脏压力跟随关税升温

根据FactSet的普遍预期,预计4月份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3%。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通胀预计将上涨0.3%,同比上涨2.8%。由于能源价格拖累通胀压力下降,3月份CPI环比下降,为2020年以来首次。

因此如果数据符合预期,则标志着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在经历了九个月以来的最小涨幅后出现回升。机构预期,4月份关税收入和有效关税税率上升了约2个百分点,应该会对商品价格造成更广泛的压力。此外,预计汽车通胀率环比上升,部分原因是由于预期关税将推高价格,提前购置了需求。

但是这份报告可能显示,美国提高进口商品关税的传导效应目前有限,因为企业在减少库存的同时,可能不愿提高价格。美国企业在关税实施前增加了某些商品的库存,导致美国3月份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水平。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将变得更加明显,关税对通胀的全面影响可能会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显现。美国银行将4月份的通胀数据描述为“关税风暴”前的平静。因关税将大幅推高通胀,可能从今年夏天开始,届时美国企业将耗尽现有库存,需要开始以更高的价格销售新产品。

这有助于解释消费者对通胀、经济和就业市场日益增长的担忧。预计周四公布的美国零售额数据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种担忧;在第一季度末实现1.5%的健康增长后,经济学家预测4月份零售额将基本持平,因为前期汽车需求有所降温。

就企业而言,他们一方面试图通过提高价格来降低关税成本,另一方面又试图防止消费者因价格冲击而导致的销售额下降。由于特朗普政府在努力达成特定国家贸易协议的同时暂时取消了某些关税,一些企业可能会推迟涨价。

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在上周维持利率不变后表示,贸易政策导致通胀上升和失业率上升的风险更大。高盛在上周上调了对今年和明年美国通胀的预测,一项关键的潜在通胀指标将在2025年底升至3.8%,到2026年底将降至2.7%,高于此前预期的3.5%和2.3%。

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将降息两到三次,但通胀超出预期的爆发可能促使央行放慢降低借贷成本的速度。政策的方向将取决于通胀和失业率谁更严重,或者糟糕的情况下两者同时上升,从而迫使美联储应对哪种风险更重要中做出选择,以试图用货币政策来抵消。

周一美国和中国宣布达成暂时削减对等关税的协议,并安抚了对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也有助于暂时缓和通胀加剧升温的压力。本周市场的开局围绕着中美贸易会谈的实质性成果带来的风险偏好升温而展开,因此市场充斥着一种乐观。今晚的通胀报告直接和关税政策影响相关,如果超预期上涨,则意味着接下来至少几个月的时间都可能呈现进一步上升的状态,会让市场的乐观再次降温,但是这种担忧会因为最新的中美贸易协议成果而暂时被淡化,虽然更多的政策前景不确定性依然挥之不去,但是这种乐观有望暂时支撑起市场的风险偏好,除非今晚的通胀数据意外“爆表”。

这意味着今晚的数据如果符合预期中规中矩,不会截断昨日市场的乐观情绪,美元和美股有望继续携手反弹,道指关注3月份高位能否被攻破。黄金昨日直接低开逾40美元后在贸易协议公布后跌势加剧,自开盘跌幅扩大至100美元,如果乐观情绪继续升温,黄金可能下破5月低位3200美元,届时关注低位买盘会否跟进,让金价继续维持在自4月下旬以来的主要区间内并寻求反弹,但如果跌破则意味着技术走势将迎来更大的调整空间,需要关注3180美元下方价位。

最近的新闻